|
|
|
草原民間舞蹈魅力無限 |
|
在草原上,每個民族、地區(qū)都有自己獨特的舞蹈,舞蹈歷來就是草原人民超乎語言和文字的直接情感表達方式,可以說,跳舞是草原人民共同的愛好,它已經成為草原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在前不久結束的第4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中,我區(qū)選送的獨舞《文欽赤那》(漢譯為“孤狼”)和群舞《敖包相會》以獨特的草原文化魅力從千余件作品中脫穎而出,順利闖入總決賽,最終奪得優(yōu)秀獎。這兩個優(yōu)秀作品正是憑借其豐富的草原民間舞蹈元素征服了全國觀眾。 豐富多彩 各具特色 為全面了解草原民間舞蹈的形態(tài)特點,我們按照舞蹈的性質和表現形式,把草原民間舞蹈分為娛樂舞蹈、習俗舞蹈、模仿舞蹈和面具舞蹈。 娛樂舞蹈主要是自娛的。每逢節(jié)日或者宴飲聚會的場合,各族群眾都會跳舞自娛,傳統(tǒng)的民族節(jié)日期間更是各種娛樂舞蹈集中展現的日子。這些舞蹈一般是舞蹈與歌唱、演奏結合的歌舞形式,隊形以圓圈型為主,也有的作圓弧型、橫排、直排而舞。動作都很簡單,有的甚至只有一兩個動作。即使是遠來的客人,也可以輕易地跟上舞步,融入舞蹈的人群。 習俗舞蹈也稱風俗舞蹈,是各民族群眾在傳統(tǒng)習俗活動中所跳的舞蹈。關于他們產生的背景,在流行地區(qū)常常有多種民間傳說,在形式上有著儀式化特點,表演的時間、內容、順序等都相沿成習,不得隨意變動。在表現方法上則多采用道具、面具,帶有原始古樸的特色。另外,一些舞蹈與傳統(tǒng)的社交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們以反應民族傳統(tǒng)禮節(jié)方式為主,舞蹈動作簡單,常常只是生活動作的照搬。鄂溫克族的《阿芽舞》基本是該族婦女路遇問安禮節(jié)的再現。有些民族的舞蹈則再現了本民族婦女梳頭、洗臉、提水、對鏡裝扮等生活方式,也有的表現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行路的姿態(tài)。這類舞蹈多帶有一定的傳授傳統(tǒng)禮節(jié)或者生活經驗的功能。 與娛樂舞蹈和習俗舞蹈有所不同,模仿舞蹈是原始仿獸舞的遺存和延續(xù),早期模仿舞蹈的模仿對象多是各民族自己所崇拜的動物或者圖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模仿對象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畜牧業(yè)生產中放牧、剪毛等都成為舞蹈模仿的對象。 面具舞蹈則在長期流行中各地形成不同材料、式樣和不同造型的面具。從面具的造型上看,有人格化的動物、各路神靈,也有民間人物等。提到面具舞蹈就不得不提蒙古族民間傳統(tǒng)舞蹈《呼圖克沁》,它是面具舞蹈中最為典型的代表!逗魣D克沁》蒙古語含“祝福、求子”之意,漢語意譯為“丑角”。《呼圖克沁》只流行于赤峰市敖漢旗境內一個蒙古、漢民族混居的小村莊及其周圍不大的地域之內。據當地文化工作者考證,它應該形成于公元18世紀中葉。它有固定的角色:阿林查干(白老頭),其妻曹門代,其義子朋斯克(黑小子),其女花日。表演時,他們分別戴有與身份相符的面具,身著蒙古族服裝,手持道具。另外還有孫悟空和豬八戒兩個角色,他們與漢族中這兩個角色的服飾、扮相及性格都大致相同!逗魣D克沁》的對白和對唱采用蒙古語。歌曲共18首,帶有農耕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蒙古族短調民歌風格。表演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六連續(xù)進行。當地習俗認為,請《呼圖克沁》來家表演可以為自家驅邪納吉,為人丁不旺的家庭送子送女。表演隊也是受到邀請才登門表演。整個表演分為四個部分:走街串巷,載歌載舞;院中驅邪,納吉迎祥;室內送子,人丁興旺;告別挽留,相約來年。前兩個部分為歌舞表演,主要以祝福主人家吉祥如意;后兩個部分帶有戲劇性的歌唱、祝贊詞、主人參與表演的送子女儀式,以及唱、白、幽默的告別儀式。 《呼圖克沁》在長期流傳中已經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民間舞蹈形式。20世紀50年代,《呼圖克沁》就引起國家和自治區(qū)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且派人親臨它的流行地區(qū)進行全面的搜集整理。遺憾的是,這些珍貴的資料在“文革”中散失殆盡。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自治區(qū)、赤峰市以及敖漢旗的有關人員重又對它進行了搜集整理,并且形成圖、文、音、像齊全的系統(tǒng)資料。相關內容分別被收入《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內蒙古卷》、《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內蒙古卷》、《中國戲曲志——內蒙古卷》,從而使這一重要的民間歌舞藝術遺產得到妥善的保存。有關專家普遍認為,《呼圖克沁》的形態(tài),是處于歌舞向戲曲過度的特殊階段的歌舞形態(tài),是我國戲曲發(fā)展史中的活化石,對它做進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載歌載舞 道具多樣 載歌載舞是草原民間舞蹈的重要特點,也是它的固有傳統(tǒng)。幾乎所以的民族舞蹈都有歌聲相伴,甚至無歌不舞。 有的民間舞蹈是邊歌邊舞,以舞為主。這類舞蹈一般以節(jié)奏化的呼號或者本民族習慣使用的襯字相伴。鄂溫克族的《阿罕拜舞》以8中不同節(jié)奏型的呼號與舞蹈動作配合,鄂倫春族的《黑熊搏斗舞》、《恰木巧額日德日舞》都是以呼號相伴。 還有一種是以歌為主,常在簡單的舞蹈動作中歌唱即興編創(chuàng)的歌詞或者對唱斗智形式。達斡爾族的《魯日格勒》在簡單的舞蹈動作中賽歌、賽智。 也有的則邊歌邊舞,歌舞并重。這類歌舞或者歌聲不斷,舞蹈不停或者歌舞相間,歌一段,舞一段,如安代舞。 草原民間舞蹈較普遍地采用各種道具,而道具選擇與舞蹈的內容、表演的場合密切相關。這些道具可小到碟碗等生活用品,大到武士出征使用的刀槍兵器。蒙古族群眾在宴請賓客或者親友團聚的場合里跳的娛樂舞蹈,常選用蒙古族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筷子、酒盅、碟子和碗等做道具,這樣,不僅取用方便,而且充分利用了它們互相撞擊發(fā)出的悅耳的聲音,有效烘托了舞蹈要表現的歡樂熱烈的喜慶氣氛。 相互融合 個性突出 草原地域廣闊,民族眾多,歷史上許多民族都長期處于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環(huán)境之中,加之各民族在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影響,使得草原上各民族民間舞蹈都處于一種相對獨立、封閉的條件上各自發(fā)展,以致形成了各民族舞蹈都有著個性突出的特點。同時,有的民族成員分布于一個很大的地域之中,或者因為各種原因,同一民族的成員以分別聚居的形式長期分離,這都會使本民族各聚居地的舞蹈在保持著本民族舞蹈基本特色的基礎上,又形成了一定的地區(qū)特色。內蒙古地區(qū)西部的鄂爾多斯蒙古族舞蹈與東部布里亞特蒙古族舞蹈、科爾沁蒙古族舞蹈都有著明顯的異同。在一些多民族長期混居的地區(qū)里,民間舞蹈又常呈現出多種文化背景、多民族特色集于一身的特殊的色彩。民間歌舞《呼圖克沁》中就雜糅了蒙古族的音樂特點和傳統(tǒng)服裝、藏傳佛教歌舞劇常有的人物形象、漢族社火秧歌的表演形式和人物造型等。該地區(qū)蒙、漢族群眾長期混居,歷史上有著頻繁的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這種舞蹈的特殊形態(tài)正是這種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長期互相影響、相互融合的結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