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象棋是內(nèi)蒙古民間盛行的一種體育游戲。關(guān)于它的起源及傳入蒙古草原的年代,在蒙古文獻中未見記載。但在民間諺語中卻常提到此象棋。直到清代《口北三廳志》轉(zhuǎn)引明人的《藝仙集》介紹蒙古象棋的棋步走法極其規(guī)則,才開始為世人所注目。 蒙古象棋大致與中國象棋相似,但形式、走法、規(guī)則則接近國際象棋。蒙古語稱“沙特拉”。相傳在成吉思汗西征時就已經(jīng)引進并按蒙古族的習(xí)慣加以改進,形成了獨特的走法。蒙古崛起時,從草原進入農(nóng)區(qū),為攻打城墻,曾從金人那里學(xué)習(xí)拋石機,后又制造火藥炮,成為蒙古軍隊攻城破堅的重要武器,之后又把他用于棋盤上,成為一種智慧游戲。 蒙古象棋和國際象棋同出一源。關(guān)于它的歷史,一般認(rèn)為由古印度的四人棋戲“卻圖郎卡”演變而來,據(jù)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此棋于七世紀(jì)傳入阿拉伯,改定新名為“沙特拉滋”。約在十五世紀(jì)至十六世紀(jì)時傳入歐洲,幾經(jīng)變革,形成了現(xiàn)在的國際象棋。 有關(guān)蒙古象棋的來源有人說是源于西藏,之后隨佛教傳入蒙古地區(qū)的。此說是不確切的。首先在西藏并無此棋的流行。再從蒙古象棋之名稱“沙特拉”來分析,可以說是古波斯棋名“沙特拉滋”的轉(zhuǎn)音。其次蒙古象棋的子路運行法,在蒙古民間至今仍保留著“沙特拉滋”的舊制,即帥(國際象棋后)和卒子不能兌換,象走三格,帥走兩格,卒子只能一格一格前進,以及王在左邊等舊制。因此,此棋傳入蒙古草原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紀(jì),也就是中西文化交流頻繁之際,從古代波斯傳入蒙古地區(qū),并在蒙古民間廣泛流行起來。事實上蒙古象棋傳入蒙古地區(qū)要比此棋于15世紀(jì)傳入歐洲早二百年,只是由于過去幾百年停留在原始階段,其招法毫無改進,連專門著法記錄和評論符號都還沒建立起來,漸漸地就落后了。 蒙古象棋的棋盤和國際象棋的棋盤一樣,也是一個正方形的棋盤,由顏色一深一淺、交替排列的八格共六十四個小方格組成。棋盤每邊有八個小方格。淺色的稱白格,深色的稱黑格。蒙古象棋的棋子也分為兩種顏色,淺色的稱白子,深色的稱黑子,一共三十二個,雙方各執(zhí)十六個棋子,即每方都有一王、一后(帥)、雙車、雙象、雙馬和八個卒子。棋子取木雕立體造型。這些都是“沙特拉滋”的原制。蒙古棋子的做工比歐洲棋子精致美觀,其造型具有鮮明的草原特色,如象刻成駱駝,卒子刻成獵狗形象等。下棋者每方都有諾顏(王爺),哈曇(王后)各一個,哈薩嘎(車)駱駝、馬各二枚,厚烏(兒子)八個,相當(dāng)于卒和兵。其中: 諾顏:可以橫、直、斜著走,進退隨意。沒有位置的限制,但每次只限走一格,兩個諾顏可以相遇,但不能用其他棋子代替諾顏。 哈曇:沒有格數(shù)的限制,橫、直、斜均可走。 哈薩嘎:只有橫、直兩種走法,格數(shù)不限。 駱駝:分別在各自的格中走,黑駝走黑格,白駝走白格。而且只能斜,走格數(shù)不限。 馬:類似于中國象棋走法,以“日”字形行走,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后在斜走一格。 厚烏:位于諾顏前面的厚烏,第一步可以走兩格,其他的厚烏均走一格,雙方的任一厚烏當(dāng)?shù)竭_(dá)對方的最末一格后,便成為被吃掉的對象。不過,蒙古象棋的規(guī)矩是不得吃掉對方的烏奴欽厚烏(孤兒)。 對局時,白方先走,以后雙方輪流各走一著。吃掉對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車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著。所謂“王車易位”,即,先動王,向車走兩格,然后,讓車從王上面跳過,緊靠王,就叫作“易位”。但在下列情況下,不允許易位。一是王或車動過后,返回原位;二是王車中間還有別的棋子阻隔;三是王正被對方“將軍”,或易位后,王到達(dá)的一格,恰好被對方“將軍”。 勝負(fù)的判定,據(jù)《綏遠(yuǎn)通志稿》中載,以死一方官長為終局。其中連用無窮神妙變化與象棋相同。當(dāng)王被對方“將死”,就算輸棋;當(dāng)雙方均只剩王或雙方只剩同色格的單駱駝,即為平棋。